肖京
- 中文简介
- 英文简介
- 科研成果
- 学术活动
- 视频信息
肖京,男,河南泌阳人,北京大学法学硕士(经济法学专业)、法学博士(经济法学专业)、经济学博士后(金融学专业),曾先后在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、西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工作,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、创新工程执行研究员。
扎实推进科研工作,科研成果丰硕并多次获奖。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、重点项目、一般项目及中央部委单位委托科研项目20余项,在《北京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《中外法学》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,多篇论文被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转载。独著《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的法律调整——以经济与社会的平衡为中心》(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出版资助项目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),合著十余部。相关成果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奖(2024年,4次)、中国行为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(2023年、2022年)、环境保护部和中国法学会“生态环境法治保障”主题征文优秀奖(2015年)、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“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”(2012年)“河南省实用社会科学成果奖”二等奖(2004年)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。
认真履行工作职责,积极建言献策,推动国家经济法治建设。就现实中的重大经济法治问题,特别是金融、财税、民生、法治、边疆治理等领域的法治问题,向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、全国人大办公厅等中央有关部门提交《要报》40余篇,多次获得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和表扬。就金融、财税、社会领域中的相关立法向全国人大法工委、司法部等中央有关部门提交立法建议30余篇。多次应邀参加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税务总局、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、中国法学会等单位召开的专家咨询会,多次就经济法治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、人民网、新华社、中国新闻网等中央媒体采访。
认真履行教学岗位职责,受到学校师生们的一致好评。自受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岗位教师以来,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,积极主动探索、把握教学规律,认真上好每一节课,认真指导研究生论文写作。所讲授的《经济法》《税法》《银行法》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。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第十六届“十佳教师”(2020年)等荣誉称号。
主要研究领域:金融法、财税法、经济法与社会法理论
主要社会兼职:中国行为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常务理事、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、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、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理事、北京市法学会金融与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、北京市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、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。
主要科研成果
主要著作:
1、《社会保障资金运行的法律调整——以经济与社会的平衡为中心》(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出版资助项目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,独著)。
2、《收入公平分配的财税法促进与保障》(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,与北京大学张守文教授等人合著)。
3、《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法律构建》(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版,与北京大学叶静漪教授等人合著)。
主要学术论文、理论文章、研究报告:
(一)主要学术论文
1、《制定金融法的逻辑依据与实践进路》,《财经法学》2025年第2期。
2、《制定金融法的基本含义、总体思路与核心问题》,《清华金融评论》2025年第2期。
3、《以制定金融法开启金融法治建设新篇章》,《中国外汇》2024年第20期。
4、《西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、现实基础与实践路径》,《观察与思考》2024年第10期。
5、《〈金融稳定法(草案二次审议稿)〉的主要创新与优化建议》,《中国外汇》2024年第16期。
6、《积极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实施挑战》,《中国外汇》2024年第11期。
7、《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》,《清华金融评论》2024年第5期。
8、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及法治保障研究》,《中国物价》2024年第4期。
9、《中国金融稳定立法的底层逻辑与路径选择》,《北京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24年第2期,该文先后被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24年第5期、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2024年第6期转载。
10、《进一步强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法治保障》,《清华金融评论》2024年第3期。
11、《金融危机历史镜鉴下的中国金融稳定立法》,《山东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23年第6期,该文获中国行为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2023年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。
12、《“跨境理财通”的法治逻辑与优化路径》,《中国外汇》2023年第20期。
13、《涉外金融法治建设亟需进一步加强》,《中国外汇》2023年第16期。
14、《筑牢现代金融监管的法治根基》,《清华金融评论》2023年第8期。
15、《我国超高净值人群设立家族办公室现状分析与应对》,《中国外汇》2023年第14期。
16、《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西藏现代化建设》,《西藏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23年第4期。
17、《税法调节超高收入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》,《清华金融评论》2023年第3期。
18、《〈银行业监督管理法〉修改中的三个关键问题》,《清华金融评论》2023年第2期。
19、《扎实推动西藏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及其法治促进与保障》,《西藏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22年第5期。
20、《〈金融稳定法〉立法中的三个基本问题》,《清华金融评论》2022年第8期,该文获中国行为法学会金融法律行为研究会2022年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。
21、《治藏方略的历史演进、当代探索构建与新时代治藏方略》,《西藏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21年第6期。
22、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西藏经济发展及其法治保障》,《西藏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20年第6期。
23、《新时代的西藏经济发展及其经济法回应》,《西藏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2019年第1期。
24、《经济转型、经济创新与经济法的“刚柔并济”》,《法学论坛》2017年第1期,该文被《经济导刊》2017年第5期转载。
25、《国家安全视角下的战略物资储备立法完善》,《中州学刊》2016年第11期。
26、《国家治理视角下的财政预算法治化》,《法学论坛》2015年第6期。
27、《我国环境税收立法的若干基本问题探析》,《中州学刊》2015年第8期。
28、《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法制化及其社会法保障》,《广西社会科学》2013年第11期。
29、《日本〈社会保险劳务士法〉及其对中国的启示》,《日本问题研究》2013年第3期。
30、《税制结构优化背景下的社会保障税法制建设》,《河北法学》2013年第1期。
31、《社会变迁中的社会保险争议处理体制》,《北方法学》2013年第1期。
32、《经济法的经济社会二元功能之冲突与平衡》,《法学论坛》2012年第6期。
33、《公平分配视角下的社会保障税》,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(哲社版)》2012年第4期。
34、《日本“儿童食堂”项目及其对中国的启示》(合著),《武汉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25年第1期。
35、《碳税立法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进路》(合著),《江汉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24年第6期。
36、《碳关税的国际现状与我国的应对之策》(合著),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2023年第4期。
37、《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对家庭住房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》(合著),《开发性金融研究》2022年第3期。
38、《挑战与应对:构建经济新常态下的和谐劳动关系》(合著),《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》2016年第3期。
39、《我国环境税收立法模式之选择》(合著),载《税务研究》2012年第2期,该文于2012年4月被《经济研究参考》2012年第24期转载。
40、《我国当前工资立法的困境与出路》(合著),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》2012年第1期。
41、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法律定位》(合著),《法学杂志》2012年第5期。
42、《“企业社会责任”国际研讨会综述》(合著),《中外法学》2006年第5期。
(二)主要理论文章
1、《精准把握金融稳定法立法的着力点》,《学习时报》2024年5月22日。
2、《如何完善网络直播行业税收治理》,《经济参考报》 2022年1月4日。
3、《健全财税法治 为新发展格局提供保障》,《经济参考报》 2020年12月8日。
4、《应对疫情亟须加强财税法治建设》,《经济参考报》 2020年6月9日。
5、《财税法治的原则应在宪法中明确 》,《经济参考报》2018年9月19日。
6、《环境税收立法应首先明确哪些问题》,《经济参考报》 2015年9月16日。
(三)主要研究报告
1、《2024年中国金融稳定法治》,《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.23(2025)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5年版。
2、《2023年中国金融稳定法治》,《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.22(2024)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版。
3、《2022年中国金融稳定法治》,《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.21(2023)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。
5、《中国数字货币的发展及其法治化》,《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.20(2022)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。
6、向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、全国人大办公厅、全国人大法工委、司法部等中央有关部门提交研究报告和立法意见70多篇,多次获得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和表扬。
联系电话:010-64070102
电子邮箱:xiaojing1209@126.com(常用);xiaojing@cass.org.cn
通讯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1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经济法研究室,邮编:100720